新疆军区某综合训练基地帮助新兵度过“饮食关”
初夏的天山腹地,空气中透着阵阵凉意。一大早,走进新疆军区某综合训练基地新兵营食堂,顿感暖意融融:种类多样、营养丰富的饭菜热气腾腾,新兵们排队打饭,露出满意的神情。
“别看我是南方人,但很喜欢吃咱们食堂做的葱油花卷和蛋炒饭”“以前早餐习惯吃茶点,现在一碗热汤面下肚,同样感觉能量满满”……就餐期间,该营司务长唐盼随机询问了几名新兵,大家的回答让他颇感欣慰。
今年3月,唐盼担任新兵营司务长。为了让新兵们吃得既健康又可口,他花了不少心思:根据不同地域新兵的饮食习惯,学做了几道地方特色菜;每周征求新兵意见制订菜谱,合理调剂伙食……然而,开训不到一个月,还是出现了让他始料未及的情况——
新兵小李从小吃惯了甜食,而食堂的饭菜,咸、淡、甜、辣口味并不固定,如果哪天的饭菜不合他口味,他就随便对付两口,然后再去军营超市购买零食。
新兵小赵喜欢吃面食,一看到炒面和拉面,心里就美滋滋的,甚至对炊事班的同志说:“要是顿顿都能吃到面,那该多好。”
大家的反馈,让唐盼犯了难:新兵来自全国各地,饮食习惯各不相同,虽然军营伙食标准比以往提高了不少,众口不再难调,但要照顾到所有人的口味,并不现实。
无奈之下,唐盼找到营领导反映情况。营党委高度重视,随即组织大家研究解决办法。
“如今,大家不再满足于吃饱。新兵远离家乡来到部队,想吃自己喜欢的饭菜,也是人之常情。”
“在部队这个特殊群体,备战打仗是第一位的。如果平时总是挖空心思让战士吃出‘家’的味道,打起仗来怎么办?”
“上了战场,不可能顿顿都有可口的热菜热饭。战争年代,革命前辈有时靠炒面、冻土豆、树皮草根来果腹,如今我们有了各式各样的单兵野战食品,不应该再挑挑拣拣!”
会上,大家形成一致意见:陆军部队讲求的是全域作战,官兵应该适应各种各样的饮食。有些新兵对饭菜过于挑剔,表面看是个人口味和饮食习惯问题,实则关系到部队战斗力。为此,他们结合开展“新时代奋斗观”大讨论,教育引导新兵强化“‘吃得惯’才能上战场”的思维观念,帮助他们顺利度过“饮食关”。
课堂上,该营干部李洪伟向新兵们讲起自己在高原驻训的一段经历。一次实弹射击,到了饭点,他和战友刚对随身携带的单兵野战食品进行加热,就接到“立即转场”的指令。再返回时,饭菜已经凉透,上面还附着很多尘土。即便这样,大家只能吃下去,否则就会饿肚子,影响接下来的任务。
“执行重大演训任务如同上战场,不可能有大把的时间用来吃饭,更不可能按照自己的口味选择吃什么、不吃什么。”见大家似有所悟,李洪伟继续引导,“军人生来为打仗,必须把吃饭当做一种训练。如果连吃饭这一关都过不了,还怎么在战场上保存自己、消灭敌人?”
“我以前太娇气了,在家吃饭专挑自己爱吃的,现在必须抓紧改掉这个毛病”“要从解决吃饭这个问题入手,转变思想观念,尽快成为一名合格军人”“看来练就一个‘能吃四方’的胃,也是军人的必备技能”……
认识到自身问题,小李主动站起来反思:“既然选择了军营,就要适应军营。这个适应的过程,就是砥砺自我、锤炼血性的过程。我今后再也不挑食了,请战友们监督。”语毕,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。
“今天我要吃一碗酸辣米粉”“我也要试试馒头蘸豆腐乳的味道”……此后,唐盼在食堂发现,很多新兵开始尝试吃一些自己以前很少吃或不爱吃的饭菜。
“新兵初入军营,吃不惯、住不惯很正常,除了尊重少数民族战士的特殊饮食习惯,带兵人不能一味迁就,更不能哄着、惯着。”该基地领导说,培养新兵的战斗精神和打仗意识,必须从改变生活习惯做起、从强化作风养成严起。“吃出健康、吃出战斗力,固然要在改善伙食上用劲,也须在提高战士适应能力上下功夫。”
军营里流行一句话:“好伙食能顶半个指导员。”可见,让官兵们吃得饱、吃得好、吃出健康,有多么重要。
近年来,部队伙食保障标准不断提高,基层餐桌上的饭菜更加丰富,使众口不再难调,官兵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“舌尖上的幸福”。在此过程中,各基层单位推出了不少举措:有的组织炊事员学习烹饪不同风味的菜肴,定期推出拿手菜、特色菜;有的通过二维码征集官兵意见,选出大家喜欢的菜品,加入食谱调剂口味;有的根据季节变化和任务特点,针对性制订保障方案,科学搭配营养膳食,赢得一致好评。
但有的一线带兵人对此表现出些许担忧,因为他们发现,在这种“无限满足”中,个别战士的胃口被吊得越来越高,对伙食的要求也越来越多,动不动思念“外婆的厨房”,想吃“家乡的味道”,如果不能如愿,就会情绪波动甚至引发一些思想问题。其结果是,炊事班有时为了改善伙食搞得疲惫不堪,而这些战士也变得越发娇气。
官兵们的胃口究竟该如何满足?笔者认为,应该坚持战斗力标准。我们常说,要让官兵吃出健康、吃出战斗力。在工作实践中,一些带兵人往往从伙食上做文章,注重荤素搭配、科学营养、品种多样,却忽略了对官兵自身的锻炼,让他们能够适应不同口味,吃下各种饭菜,这是遂行多样化作战任务的需要,也是军人能力素质的体现。
一位军事专家说:“士兵是靠肚子行军打仗的。”可喜的是,“吃饭”已成为我军共同训练课目,野战食品训练正式列入,野战饮食保障开始由生活型向打仗型转变、由分餐制向快餐化转变。从这个角度看,提升官兵“胃动力”就是提升部队战斗力,就像上文说的那样,“吃得惯”才能上战场。
回到新兵训练问题。相信每一名选择从军的青年,都是怀着一腔热血到绿色军营摔打磨炼自己的,而不是来享受生活的。既然穿上了军装,就要有军人的样子,乐于吃苦耐劳、甘于牺牲奉献、勇于挑战自我,不能再做父母身边那个任性的“小孩子”,而要做愈挫愈强、能扛重任的“男子汉”。
最后,对正在接受军政训练的新兵说一句话:“饮食关”实在算不了什么,未来还有很多更难的“关口”要过。希望大家尽快成长成熟起来,成为制胜未来战场的钢铁战士。